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锻造战略科技力量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基础研

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公报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党中央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公报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党中央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所做出了的重大战略论断。科技自立自强有两层含义,一是科技自立,二是科技自强。科技自立就是要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确保国家安全和产业供应链安全,科技自强就是能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领航,具备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

科技自立自强的提出有着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我国排名从2015 年的第29 位跃升至2019 年的第14 位。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 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在不少领域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前沿,前面没有样板可以模仿,只有自主探索,打造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才能继续开辟新航线,发现科学的新大陆,真正实现科技自强。

尽管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在不少高端核心的技术、工艺、元件、材料和装备等方面,仍然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和“卡脖子”的地方。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引进与合作获取先进技术的模式存在重大隐患,一旦引进或合作的国家中止供应,就可能引发行业危机,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美国制裁中兴、华为事件则直接暴露了我国高科技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软肋,只有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实现科技自立。

二、基础研究是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

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提升原始创能力的“源头活水”,无论是在科技前沿领域开展自主探索,还是攻克“卡脖子”技术,都需要坚实的基础研究能力作为支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量子、信息、生命、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总体上遵循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革命的发展轨迹,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从而引发技术飞跃和产业革命的例子不胜枚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一)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的传统路径

按研究内容科学研究传统上可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来讲,基础研究是为了增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研究问题的提出多源于科学家的兴趣或好奇心,如对古代生物、高等数学、宇宙起源的研究,其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应用研究则是人类为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所开展的科学研究,虽然也丰富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但应用研究的出发点是解决问题,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如对医药、建筑、能源、通信的研究,其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

传统路径的逻辑基础:从成果形式来看,基础研究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从研究主体来看,基础研究一般由科学家承担,因而过去国内普遍认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才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从研究特点来看,基础研究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且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这使得企业对于基础研究投入缺乏热情,而更加青睐应用研究,基础研究需要政府等公共部门来干预和提供。因此,传统上提升基础研究能力的路径往往是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加大对基础研究资金的投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等。

(二)传统路径的缺陷分析

传统路径虽有其逻辑上的合理之处,但也有明显缺陷:一是市场化创新主体缺失,没有形成打造多元化、多梯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系统观点;二是要素投入主要概括为人力与资金两大类,对“物力”即大型科研仪器装备关注较少。三是对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抑制因素分析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

图1 基础研究提升传统路径

传统路径之所以存在缺陷,是因为其关于科学研究的二分法,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隔离开来。在实践中,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是可以互动的,还有一类“应用激发的基础研究”。美国学者司托克斯曾设计了“巴斯德象限”模型,以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所做牛奶杀菌试验的例子阐释了“应用激发的基础研究”,说明科研过程中的认识世界和知识应用的目的是可以兼顾的。他用二维象限的方法,将平面划分为4 个区域(见图2),每个区域对应一类科学研究。第一类指只受认知需求的引导,完全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被称为波尔1象限;第二类指既受好奇心驱动,又面向应用目的的基础研究,被称为巴斯德2象限;第三类指仅仅追求应用,不追求学理的研究,被称为爱迪生象限;第四类指既没有探索目标,也没有应用目标的研究(侧重经验整理和技能训练)。按照司托克斯的观点,基础研究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纯基础研究是为了推进知识的发展,是由好奇心驱动的,不考虑其成果应用的实际问题。应用基础研究是由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的,主要为获得应用原理性新知识的独创性研究。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网址: http://www.cycxyj.cn/qikandaodu/2021/0610/1698.html



上一篇:我国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下一篇:体育移动应用产业的去中心化特征与应对策略

产业创新研究投稿 | 产业创新研究编辑部| 产业创新研究版面费 | 产业创新研究论文发表 | 产业创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创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