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业创新发展研究

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背景及问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背景 2 000多年前,太史公司马迁用“凿空”一词称赞张骞之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背景及问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背景

2 000多年前,太史公司马迁用“凿空”一词称赞张骞之交通西域,由此开启了东西方贸易、人文交流通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和法国汉学家沙畹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概念[1]。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先后访问中亚和东盟过程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是中国首次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核心战略,影响深远,是持续推动中国崛起极为重大的发展方略,也将成为21世纪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全球发展战略[2]。

从地理空间上看,“一带一路”以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主。中国境外主要包括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等多个区域,共64国*“一带一路”提倡开放合作原则,中国政府在倡导该愿景时,并未对“一带一路”的范围进行严格、僵化的界定。目前经常出现的65国表述,最早出自新华社,但并未得到官方的认可。,其中绝大部分是多民族国家。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地处沿边沿海的民族地区*本文结合“一带一路”空间格局特征,从产业发展研究的视角将“民族地区”界定为民族九省(区),包括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五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以及民族自治地方面积较高的四个省份,即云南、贵州、青海、海南。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枢纽[3]5,在对外开放势态格局中占据关键地位。纵观历史,中华各民族对丝绸之路的开通、维护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4]。反之,丝绸之路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影响了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著名的三大民族走廊当中,西北民族走廊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干线,丝绸之路对西北诸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5-6]。藏彝走廊在沟通南北丝绸之路,进行中外文化互动和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7]。

“一带一路”战略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新机遇、新形势的系统分析,基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产业特点和优势,分析发展创新的必要性,结合区域创新理论,提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和对策。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业态老化。目前,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低,旅游产品多停留在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层面,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中高端产品项目少。民族地区的5A级景区(36个占18%)、五星级饭店(87家占11.77%)数量少,占全国总数比例低。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问题

1.旅游产业集约化程度低,产业效率低

2014年,民族地区A级景区总数占全国的17.05%,但接待总人数、营业收入、门票收入只占11.48%、9.40%、12.00%,产业效率明显偏低。其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占全国的30.5%,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的37.2%;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占全国约15%,但收入比仅占6%;入境过夜游客人均每天花费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宁夏、青海垫底。

2.旅游管理体制落后,阻碍产业发展

民族地区旅游行政部门同样面临着“大产业、小部门”的监管格局,加之改革滞后,职能转变缓慢,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差,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差。旅游开发以政府主导开发为主,市场化程度低。民族地区大型旅游国有企业、旅游上市公司体制弊病重重,企业效益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

3.旅游开发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

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决定了旅游产业投资开发水平较低。2011年中国西部地区旅游投资全国比重仅占8%。截至2014年底,民族地区公路、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全国比重仅为24.14%、27.38%、20.90%、14.09%。

4.生态环境脆弱

民族地区国土的不少区域是生态极度脆弱和中、重度脆弱区,而且在国家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生态重要性很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或禁止开发区域*详见国发〔2010〕46号文件《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网址: http://www.cycxyj.cn/qikandaodu/2021/0326/1381.html



上一篇:人才政策资金绩效评估分析与研究以芜湖市产业
下一篇:略论新常态背景下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

产业创新研究投稿 | 产业创新研究编辑部| 产业创新研究版面费 | 产业创新研究论文发表 | 产业创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创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