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从交易效率到产业效率:供应链创新推动效率提

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未来哪些领域将成为产业互联网兴起重点方向?产业变革背景下,消费市场呈现哪些特征,消费互联网如何进一步向产业互联网拓展? 6月20日,由经济日报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未来哪些领域将成为产业互联网兴起重点方向?产业变革背景下,消费市场呈现哪些特征,消费互联网如何进一步向产业互联网拓展?

6月20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的“从交易效率到产业效率:2021中国数字经济新引擎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清华大学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来自京东集团、联想集团、五常大米以及地利集团等产业界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产业互联网兴起,供应链创新提升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效率,以及产业变革背景下消费市场呈现的新特点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由经济日报社、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京东集团联合制作的《2020年中国现代供应链发展报告》也在此次论坛上发布。

新技术兴起,推动数字经济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赵子忠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以及生产模式改变,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的价值已经从提高交易效率转换至提升产业效率、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直言,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引擎就是产业互联网。他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关键的变量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迈上云端,产业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正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也预示着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一个以新基建为基石,以产业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时代。‘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迎来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浪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新一代技术革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字经济是当前及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具增长活力和潜力的新动能。”她认为,随着消费互联网正沿着产业链,特别是流通的链条向上游将加快推进,“下一个阶段,流通领域中产业互联网将带动消费和生产制造两端的共同发力,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向。”

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是数字经济提升效率的重要途径

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现在我们看到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大生产端、一个大平台端,和一个大的消费端的模式。流通链条的缩短,使大量的中间交易环节消失了,实现了效率的提升。同时,依靠数据化实现了供需两端快速高效的匹配,引导生产企业实现了柔性化、定制化的生产制造,通过消费改变了生产端,引发了流通企业更优化的组织营销管理,促进了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更精准的匹配。”

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回顾了现代供应链的发展历程,指出以数智化、全链路、社会化为特征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代表了现代供应链发展的最新阶段。他认为,京东618所创造的销售记录和高增速背后正是其着力打造的京东供应链大中台所发挥的关键的支撑作用。

在论坛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总裁冯轶分享了开放京东供应链大中台助力实体产业提升效率的具体实践。她表示,“京东利用大数据帮助线下的零售企业、品牌商识别大量潜在的用户需求,找到服务好消费者的机会。合作伙伴还借助京东多场景、数字化、智能化的三大核心能力,为用户打造一小时生活圈,满足消费者想到就可以很快得到,随时随地的购物的需求。”

产业变革背景下,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拓展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从科技产品和方案角度总结了当前行业发展的特点。他表示,消费量呈现蓬勃的高增长的同时,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体验是消费侧的主要行为,线上与线下、售前与售后、营销和销售浑然一体的体验需求已经变成了常态。

在谈到农业的数字化转型,黑龙江省五常市稻米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野介绍,五常大米已经与京东集团举办了三届“五常京东大米节”。他表示,“农产品产地政府和企业应该抓住数字经济时代赋予的机遇,做大做强,实现特色的农产品的产业化。希望京东继续拓展五常大米的模式,让更多的农副产品可以通过京东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

地利集团副总裁兼战略部总经理纪建民认为,“从食品消费端来看,当前,线下消费正向‘小'和‘精'发展,线上消费则向‘多'和‘精'发展,线下小和精是解决消费者便利性的一个消费需求,线上的‘多'首先是渠道、模式多,各种创新模式,各种方式,百花齐放,另一方面是SKU多,因为线上没有这个场域空间的限制。‘精'是指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品质要精、品牌化,营养健康化,食品安全有保障。”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网址: http://www.cycxyj.cn/zonghexinwen/2021/0622/1728.html



上一篇:桔子脱口秀|摆脱资源,拥抱产业赛道!创新给
下一篇:攀登!用创新“激活”产业,济宁迈上新赛道

产业创新研究投稿 | 产业创新研究编辑部| 产业创新研究版面费 | 产业创新研究论文发表 | 产业创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创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