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2)

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机械制造类人才方面使用的方法存在误区。那么,接下

三、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机械制造类人才方面使用的方法存在误区。那么,接下来根据此探索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一)改善课程设置方案

改善课程设置方案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机械制造类人才的重要方式。首先,要进一步开设实践性课程,这是机械生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专业人才,实践确实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该减少理论知识教学的比重,增加实验与实践的比重[3]。所以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环节课时所占比例,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书本上的重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设备,熟练掌握用各种硬度仪测试材质的硬度。实践环节由教师带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去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等相关生产企业以及各种机械零部件的材质,亲身体验机械的生产过程。学校也可以与外部公司合作,接受学徒培训,培训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将实际工作方法和操作能力告知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认识到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以不断提高教、做、学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水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学生是教学主体,因此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给课堂带来的沉闷气氛,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教师也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并传达给学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体系。另外,教师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合作公司,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并了解相关公司对课程知识的需求,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要点,并及时回复、解决学生的疑问。最后,教师要学会结合现代科技和多媒体展示知识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为此,教师可以拍摄学习内容的照片和视听材料,并利用多媒体教室来丰富内容,比如使用手机充分利用学生零碎的时间进行离线互动[4]。

在考核方式方面,学校要积极转变,采取更合理的检验学生最终成绩和能力的考核模式,而不能以传统的一张试卷成绩定结果。这是因为传统模式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削弱了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求,所以必须要运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将知识内容、实践过程、课堂互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任务模块解决完成情况和期末试卷等进行有机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获得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学生将来参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王骏飞,宋作忠,曹景萍.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布局[J].价值工程,2018(01):161-163.

[2]侯小雨,曾姗,闫志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及优化措施——以河北省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01):63-69.

[3]符运能.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8(03):263-265.

[4]冯莉莉,贺超才.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7(20):13-14.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网址: http://www.cycxyj.cn/qikandaodu/2021/0424/1506.html



上一篇:钢铁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创新研究
下一篇:人工智能背景下运动创新发展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投稿 | 产业创新研究编辑部| 产业创新研究版面费 | 产业创新研究论文发表 | 产业创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创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